【連網】 7月21日,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聯合發布2023年上半年江蘇經濟數據——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.3%,其中制造業同比增長8.6%。超8%的增速得來不易。上半年,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,我省全力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政策措施落地落實,新興產業快速發展、發展質效持續向好、經營主體預期恢復,全省工業經濟運行穩中提質。(7月24日中國江蘇網)
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強調,要把堅守實體經濟、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強省之要。實體經濟是江蘇的家底,制造業是江蘇的根基。 堅持不懈做大做強實體經濟,是江蘇建設經濟強省的生動實踐,是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經驗。今年上半年全省規上增加值增幅達8.3%,遠高于全國增長3.8%的水平,再度凸顯出江蘇經濟發展的顯著優勢。“實”字當頭、“干”字為先,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做表率、當示范、走在前,江蘇一定能不負重托、展現新氣象。
硬核“實”力,“蘇”展風采。今年上半年全省第二產業同比增長7.1%,二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,為全省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打下堅實基礎。特別是被視為江蘇“制造業脊梁”的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.1%,較一季度回升3.3個百分點,對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為55.6%,拉動全省增長4.6個百分點,有力支撐工業生產穩步恢復。工業增加值增速加快回升,展現全省經濟發展韌性,也是江蘇堅定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,積極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溢出效應的具體表現。
“實”字當頭,向“新”挺進。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。創新是深植江蘇大地的發展基因,堅持科技自立自強為江蘇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注入源源不斷新動能。高端制造業、先進制造業是加速新舊動能轉換,實現產業鏈、供應鏈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。上半年全省立足實體經濟,堅持產業轉型,高新技術產業、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為49.6%、41.1%,比去年同期分別提升0.7個、1.3個百分點。各地區各部門大力推動短板產業補鏈、優勢產業延鏈、傳統產業升鏈、新興產業建鏈,產業結構向新向綠,實體根基越扎越深,自主可控、安全可靠、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取得新進展。
“實”處發力,“蘇”造強省新優勢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,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,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強物質支撐。”上半年“成績單”清楚地表明,江蘇構建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基礎更加牢固。錨定實體經濟這個“強省之要”,著力在轉方式、調結構、增動能上下更大功夫,更加扎實推動全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,江蘇一定能夠塑造更為鮮明的實體經濟優勢,加快實現經濟從恢復性增長向擴張性增長轉變,在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做表率、當示范、走在前。(秋聲)